味燃,干式熟成制造专家
产品:干式熟成牛排,干式熟成柜,干式熟成库
电话:400-166-4696,13556860160
公司:味燃食品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泰然六路泰然大厦C座1501

1人管理60万平方!万科碧桂园人均效能为啥那么高

任何一家公司,都希望能用最少的人力成本,干最多的事。人力成本的投入产出比低,不仅意味着人力成本偏高,也意味着公司管理水平偏低。

任何一家公司,都希望能用最少的人力成本,干最多的事。人力成本的投入产出比低,不仅意味着人力成本偏高,也意味着公司管理水平偏低。

不可否认,人力成本在房企的各项成本当中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小的。在市场快速上行阶段,房企的利润增长速度快,这一投入产出比往往不太受重视。而随着行业增速放缓,房企开始勒紧腰带过日子,更注重内部管理精细化,对人均效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去年,很多房企进行人员优化,一来降低人力成本;二来腾笼换鸟优化人才结构,提升团队的整体效率。

今年初,某头部房企对成本组织进行优化,由原来1人管1个项目期区,变成1人管2.5个项目期区。有人估算,按该房企单项目20-30万平方计算,一个成本人员管理面积最高可能达到90万平方。

目前房企的成本、工程、设计线条的人均效能一般为20-30万平方,万科一直是高效能组织的代表,其人均管理面积也只有60万平方。

虽然由于统计口径和房企管理模式的差别(如万科的外包制),这些数据不一定准确,但对于房企管理提升依然有很大参考意义。例如用来衡量人员是否冗余。若人数增长小于收入和利润增长,则证明没有多用人;或进行行业对标,了解自家的管理水平。

那么,房企与房企之间的效能,是如何拉开差距的?如何提升人均效能,优化管理效率?明源君结合标杆房企的做法做个梳理。

1人管理60万平方!万科碧桂园人均效能为啥那么高

战略布局稳定或集中

对其人均效能提升更有利

一个组织人均产值的高低,首先受企业的战略因素影响。战略稳定,布局集中,更有利于提升组织效能。

战略频繁变动的房企,人效的数据通常不是很好看。举个例子,这几年很多房企在尝试多元化,但对于多元发展没有清晰思路,啥都试一下,一年半载下来,还没摸清路子,又忙着转舵,组织一直在空转。

频繁的战略变动也容易造成高层动荡,三天两头更换管理层,也不利于人效提升。毕竟每个管理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理念体系和打法,换管理者相当于调整管理方式,容易造成团队动荡,人心涣散,加大内耗。

相反,有清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思路的房企,其团队就像拔河队员一样,力往一处使,可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

另外,房企的人均效能也受布局的影响,布局相对集中,也有利效能提高。

房企的人均效能,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衡量。比如业内常用人均合约销售额、人均销售面积等,来分析其运营效率和经营能力。在房企内部,各个职能线也有自己人效指标,如工程线设计线用人均管理面积,财务条线用人均账套数等。

布局对人效的影响,在职能线的人效指标上体现非常明显。

一个区域内只有一两个项目,也需要配齐各职能线的人员。而如果房企是做区域深耕,在该区域内同时有数十个项目,则可以自成一套属地化的标准体系,统一管理手法。比如设计,形成当地的标准化图库之后,一套图纸可以适用于当地多个项目,这意味着一个设计能同时负责几个项目,人均管理项目数量就上来了。

另外,人员可以在不同项目之间灵活调配。比如甲项目的开盘节奏推后了,人员就可以先借调到周边紧缺人手的项目。人力资源闲置的概率就低了。

当然,人效的影响因素绝不限战略,还跟团队整体效率、个人作战能力、企业激励机制及文化氛围等相关。

1人管理60万平方!万科碧桂园人均效能为啥那么高

组织架构简明

决策路径短,决策效率高

随着房企规模扩张,管理半径必定越来越大。企业规模小的时候,老板可以照顾到每一个项目,任何一个决策,老板喊上高层吃个饭都能讨论出结果。而当项目布局分散到几个省甚至全国范围内,如何高效且准确的决策,成为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头部房企一直探索组织变革。从这几年的变化来看,比较有效的路径,可以概括为做强总部,释放一线活力,促进横向协同。

1、组织架构简化,缩短决策路径

组织架构的层级越多,决策的路径就越长。信息的层层传递的过程中可能折损失真,或因流程过长而贻误了时机。

房企通常会有三级管控和二级管控两种形式,后者比前者少一个层级的管控,集团高层的任务相对多些,对下级来说,则意味着少了一层审批流程,决策效率更高些。

比如2018年跨入千亿阵列的阳光城,总部形成了总经理-部门经理-员工的三层扁平架构,也是为了加速信息传递、运营汇报和管理的效率。

同时,总部与一线之间,依然采用二级管控的模式。集团共13个职能部门,加上全国31个子公司,44条线直接向总裁朱荣斌汇报,沟通直接畅达。

2、责权下放,释放一线活力

组织简化之后,总部对一线的管控不可能面面俱到,组织要高效运转,就必然伴随着部分责权的下放,让区域和一线能够自主决策,快速决策。

上个月,碧桂园总裁莫斌在集团管理会上提出“一切以项目为中心,总部和区域要建立被需要而不是制造需要的机制”,这段话背后,正是碧桂园总部赋能,一线承责的思路。

碧桂园在今年三月进行组织优化,对总部的所有部门进行精简合并,同时将部分权限进一步向区域下放。比如广东省外的区域公司,可自行决定是否成立投拓部门。

阳光城同样在加大权力下沉。比如以前需要董事会审批的项目有80余个,需要总裁审批的项目多达300多个,现在需要总裁朱荣斌审批的事务数量分别减少到27个和不足100个。

3、拆掉部门墙,提升横向协同能力

从高层到基层,属于至纵向沟通;组织在日常运转中,还涉及到诸多职能线的横向协同。在很多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有分工但少协作,单条职能线作战能力强,但系统的作战能力却不高,整体效率依然上不去。

为了打破部门之间壁垒,很多房企进行了部门重组。例如万科在组织架构变革前,总部共有12个部门,各个部门平行,职能分割。

组织架构调整之后,果断总部12个部门被砍掉,另外成立的三大中心,即事业发展中心、管理中心和支持中心。

调整之后,万科的总部实现了架构的扁平化,管理层直接对接三大中心。撤掉所有部门后,原有部门之间的部门壁垒被打破,信息共享更为高效,隔阂减少,各职能线之间的协同更高效

1人管理60万平方!万科碧桂园人均效能为啥那么高

人才团队精英化

用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事

组织的主体是人。组织架构再好,人的作战能力不行,一切都是白搭。尤其随着集团总部责权下放,区域和一线自主权更大,同时,要承担的责任也更大。这对于组织成员的个体作战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考验。

在管理粗放的时代,不少房企依靠人海战术致胜,而随着管理精细化,房企更强调个人的投入产出比,人才开始转向求精不求多。

1、拔高准入门槛,选用年轻能干的人

龙湖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一个人,两份工资,三倍努力,四倍成长速度”。对房企来说,一个优秀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创造的价值,可能会是普通表现员工的2至3倍,甚至更高。

越来越多房企意识到对“高产能”员工的投资,是杠杆率最大的投资。因而用人门槛也在不断提高,这体现在学历、年龄、工作经验等方面。

比如中南置地要求,社招人员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必须是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

必须来自于行业前20强或当地前2-3强,且受过高质量专业/管理体系的历练;

原则上高管不超过42岁、中层不超过37岁、其他员工不超过32岁。

优秀毕业生也是房企争夺的资源。比如龙湖对校招生有几条偏好:名校,一般要求学历硕士及以上,学生会主席或省份学生会主席。可以说,这些人的能力,在校阶段已经得到验证了。

从薪资待遇上,也足以一窥房企对于优秀校招生的重视。

以博士生为例,碧桂园未来领袖年薪45万,少数顶级名校博士可达50万+;其他房企的博士生招聘,如新城博睿、金科骐骥等,也都开出40万+的待遇,跟社招经理-副总监级别的薪资看齐。

不怪乎,房企内部普遍存在薪资倒挂现象。很多基层地产人感慨,几年的工作经验,比不上一个名校毕业生。

2、重视人才培养,强调人岗匹配

人招进来不一定就能用。房企之间挖角的现象一直存在,但很多人挖过去没几个月就走了,因为不适应新东家的模式。只有在人岗匹配、人企吻合的前提下,员工的潜能才能被最大程度发挥。

招聘门槛对员工的能力做了识别,而培养机制则是帮员工找到最合适的位置。

万科有跨地域轮岗、跨职能轮岗制,还允许内部挖人,支持员工跨职能发展,跨城市调动。员工可以在不同地区,不同岗位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舞台。

新城控股在2017年就整合各事业部培训职能,成立新城商学院,负责统筹全集团培训工作。构建起包含通用培训、业务培训、领导力发展和人才发展四个模块的培训体系,有效地帮助员工实现阶段性提升。同时,与知名公司咨询公司DDI合作,建立了多层次素质模型,明确人才标准。

阳光城对于招进来的人,会先做评测,发现个人的优势和短板,之后与该员工自报的心愿岗位比对,记录匹配度,也找出差距。之后定向培养和修正,更会直接让员工到该岗位上实践,直到可以胜任期望工作。

对于已划出但暂未取得项目的区域,采用帮扶方式,由成熟区域帮扶新区域,直至被帮扶区域第一个项目落地为止。被帮扶区域只控制人数和开支,但不考核人均效能,给区域预留人才培养的时间。

1人管理60万平方!万科碧桂园人均效能为啥那么高

激励机制有吸引力

能激发人才自我驱动

管理学中有一条著名公式:工作绩效=能力×动机激发。人才抢到手,还得想办法激发他们的拼劲。这就需要依靠动机激发。这里的动机激发包括金钱、文化、福利等,其中,金钱是核心。

那些爆发力很强的房企,都有一个杀手锏,就是善于做员工激励。典型如碧桂园的“成就共享”和“同心共享”机制,高额奖励与权力下放,让公司与员工实现利益共享,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干劲。

推行“成就共享”的头一年,碧桂园销售额只有476亿元。年底很多员工突然拿到了一大笔钱,意识到只要干得好,回报是超预期的。于是2013年所有人豁出去拼命做项目,直接将当年的销售额拉升到1060亿元。

现在,项目跟投、股权激励、期权激励、超额利润分配等激励方式已经被很多房企运用,这些激励机制收益高,层次丰富,最重要的是,能让员工与公司利益共享,进退同步,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万科现行的工资体系,由基本工资和岗位责任工资组成,两者的占比分别为40%和60%,其中岗位责任工资由其所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大小决定,鼓励能者多劳,多劳多得。

某千亿房企推出“事业合伙”、“费用包干”“成就共享”、“项目跟投”等多层级激励机制之后,很多一线员工的跟投收益甚至超过基本薪资。

该房企大部分项目规模不大,十几二十万平的项目平均六个月就能开盘,7-8个月现金流能回正。按照跟投规则,回款70%分配一般利润,回款90%分配全部利润的约定。这意味着,项目周转越快,员工就越快能拿到投资回报。而且这笔回报非常可观。据了解,一些项目的收益率高达200%。

1人管理60万平方!万科碧桂园人均效能为啥那么高

企业文化简单透明

自上而下形成良好的氛围

一流企业管理靠文化,二流企业管理靠制度,三流企业管理靠能人。

企业文化是一个公司内部约定俗成的一种精神,需要时间沉淀,也需要人去维护。

无论是组织扁平化、还是责权下方,其实都离不开公司文化的支持。比如说官僚主义盛行的组织内部,权力下放终究不过是一句空话。释放一线组织活力,前提必然是企业内部文化简单透明,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或等级关系。

都说企业文化其实就是老板文化,老板做人做事的风格,基本反映出这个组织的灵活度。

明源君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办公场所,等电梯的场景非常常见。曾有旭辉高层询问旭辉的董事长林中,是否将其中一部电梯设置为直通高层办公层的专用梯,被林中当场否定了。林中认为,此举违背旭辉的文化机制。因为在旭辉,高层是不能拥有特权的。公司也不该为高管配置任何专用的设施。

在旭辉内部,还有两个有意思的会议,一个是午餐会。董事长林中和总裁林峰会每周安排一次与员工共进午餐。参会员工有一次提问机会,由董事长或总裁现场作答。当场不能解决的,让助理记录下来,后期跟进反馈。

另一是扒皮会。由下级给上级提批评意见。被提意见的人不能反驳不能解释,后期还要在高管群里公示他的改进计划和进度,接受大家监督。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本文观点不代表优帮百科立场,如侵犯版权,请联系删除。

(23)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19-06-11 09:36
下一篇 2019-06-13 15:06

相关推荐

  • 物业小伙患尿毒症,一小区业主5天筹到8万多:好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住在运河边的陈女士在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后台留言的时候充满了感情:我们小区正在进行一场爱心接力,是给一位物业工作人员的,不是轰轰烈烈那种帮助,却有着细水流长般的温暖。 陈女士说,事情的缘由是一名年轻的物业管家患上了尿毒症。 为了帮助他,物业公司内部发起了捐款,业主们也自发组织了一场持续了5天的筹款,“一共筹得了8万多元。 大家几百几百地捐,有些甚至都不认识那个小伙子,我还是很感动的…

    2022-08-09 生活百科
    07850
  • 杭州西溪玫瑰上庄小区物业用房缩水近一半

    原本943㎡的小区物业用房,正式移交时缩水至529㎡业主、开发商、房管部门各有说法,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2019-09-12
    010.2K0
  • DAY1 直击 | 深圳物博会开幕,这些场面足以撩动你的心!

    2018年10月15日,第二届国际物业管理产业博览会暨第四届中国物业管理创新发展论坛在深圳隆重开幕。 之平管理以“营造美好生活场景”精彩亮相,开启通往幸福的之平道。 首先,重磅讯息来袭 由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主办的“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2018第四届中国物业管理创新发展论坛在会展中心五号馆举办。论坛重磅邀请到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赵磊教授,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农业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中国物…

    2018-10-15 生活百科
    03.0K0
  • 专访:开元国际总经理/万象美总裁黄玮

    思变致远——访开元国际总经理/万象美总裁黄玮 文| Article >本刊特约记者 晴子 燕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没有一条路是本来就有的,也没有一条路是康庄大道。18年光阴,开元国际物业经历了一段跨越式的发展历程:从深圳起步,到服务项目遍布全国;从名不见经传,到业内领先;从单一品牌发展,到代管万象美物业(原万达物业)双品牌运作;从传统高端物业服务,到融入互联网基因…&…

    2018-09-11 生活百科
    04.0K0
  • 淄博宏程置业被疑欺诈,供暖收费“民改商”遭业主投诉

    又到一年供暖季,总有那么一些事儿让人糟心。 最近,家住淄博市张店区宏程誉园10号楼的李女士(化名)就遇到了这样的“糟心事”。 记者从李女士处了解到,她去年在宏程誉园10号楼购入一套住宅。购买时,销售人员承诺住房内的水、电、燃气、取暖、物业等费用均采取民用标准收费。没承想,才刚搬进去居住一年时间,今年就变卦按商用住宅标准缴费了。 对于这个事儿,李女士告诉记者,当初售房宣传单页上也明确表示水、电、燃气…

    2021-10-16
    01.6K0
  • 金陵增辉·风采绽放 | 为心第24季“城市管家”物业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大潮徐徐展开,新的国人如此面对日新月异的城市生活,而物业管理与社区治理又当如何融合?针对此,8月25日,为心社区积聚七年来行业转型升级思考与探索,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9A馆,与上海博华CCE合作,顺利举办“2022变身城市管家的中国物业管理高峰论坛”,为江苏南京同行提供了一次思想交流、理论探索和实战分享的盛宴。 ▲ 论坛开幕本次论坛得到了北京海淀和谐社…

    2022-09-08 生活百科
    01.2K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