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人/贺寅宇 杨熙 策划/陈海保 采访/潘宇凌 袁益
统筹/张毅 撰写/郭依婷 摄像/邓坚 编辑/吴俊 设计/严君慧
“成功,就是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并做到极致。”这是《中国物业管理》杂志总编辑赵富林经常说的一句话。记录物业管理行业成长,宣传行业发展成就,提升行业社会地位,推动产业持续发展,正是《中国物业管理》杂志一直以来所专注的“一件事”。
对话赵富林:行业记录者
创刊于2001年的《中国物业管理》杂志,是住建部主管、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主办的行业期刊。杂志的创办之初,过程历经曲折,时任建设部总经济师、中国物协会长谢家瑾,时任中国物协常务副会长徐俊达,时任中国物协宣传部主任王鹏等领导,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对杂志寄予很高的期望;杂志创办过程中,谢家瑾和沈建忠两任会长给予极大的支持,亲自撰写卷首语、指导选题、批改文章,王鹏副会长悉心指导杂志办刊工作,特别是对杂志社的发展方向和组织相关活动,都给出了很好的指导意见。
赵富林与《中国物业管理》杂志的结缘是在2002年。当时,杂志创刊一周年,时光匆匆,在杂志社一干就是16年。
其时,《中国物业管理》杂志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行业,业内的专业期刊寥寥无几,国家级的期刊仅《中国物业管理》杂志一家。如何尽快融入行业让期刊站住脚跟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杂志社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一是招募优秀人才,组织专业采编团队;二是推行大选题制度,集中优质采编力量,聚焦行业热点问题;三是深入企业和行业一线,做专访,写大稿;四是在中国物协领导下组建“协办委员会”,汇集行业内品牌企业,为杂志社提供持续的发展支撑。
作为行业的记录者与见证者,今天,《中国物业管理》杂志已然成为行业学习交流最重要的媒介平台,也是面向社会宣传行业最重要的窗口,杂志在行业内外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影响力。
解码《中国物业管理》杂志
作为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主办的唯一一本全国性国家级行业期刊,在《中国物业管理》杂志的成长和发展中始终离不开中国物协领导的扶持、协办单位的支撑、行业同仁的厚爱,团队的拼搏。
自2001年杂志创刊至2014年10月间,谢家瑾会长坚持为杂志撰写卷首语,笔耕不辍,兢兢业业,使得杂志的卷首语成为中国物业管理行业最受读者喜爱的文章,其高屋建瓴的观点和深入浅出的专业分析,成为指引行业发展的一面旗帜。2014年11月,沈建忠会长更上一层楼,他撰写的卷首语立意高远,视野开阔,尤其是结合企业的实践成功经验,继续发挥着卷首语作为方向标的引领作用。
2002年,在时任中国物协常务副会长徐俊达的领导下,时任中国物协宣传部主任王鹏(现中国物协副会长兼秘书长)与杂志社同仁共同创建了杂志“协办委员会”,并在其后的十数年时间里发展协办单位近400家。协办单位对于《中国物业管理》杂志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杂志组稿、广告、会议活动等工作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支持,支撑杂志社一路成长和壮大。
“团队是《中国物业管理》杂志稳步发展的重要依靠。”赵富林表示,目前,在杂志社工作10年以上的员工有近20多位。稳定的采编、经营和发行团队,承担起了编辑出版、会议活动、杂志发行等重任。为了进一步提升办刊水平,杂志社非常注重学习能力的提升,通过晨会、周例会、评刊会、培训会等形式,将专业问题、杂志选题、客户采访、文章撰写、活动策划等拿出来讲解分享,让每位员工都有互相沟通和学习进步的机会。
在《中国物业管理》杂志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谢家瑾、沈建忠两任会长先后对杂志办刊工作给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要求杂志工作聚焦于三个方面:
首先,是行业政策的解读与行业热点问题的报道。随着物业管理行业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一系列与物业管理行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从《物业管理条例》实施到《物权法》的颁布,从新《劳动合同法》推行到《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的取消等等,《中国物业管理》杂志都给予了积极关注,并邀请业界专家对法规进行解读,通过专栏、专题等形式进行深入报道,分析其对行业的影响,为物业服务企业提供参考。
其次,紧紧围绕中国物协工作开展宣传报道。充分发挥自身媒介平台和宣传窗口的作用,《中国物业管理》杂志将行业最新政策、中国物协工作重点及时向行业传达,将中国物协组织的会议活动进行传播交流学习,通过媒介架起与会员单位、地方行业协会及行业同仁交流的平台,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第三,关注行业内企业的创新时间与成长发展。一直以来,《中国物业管理》杂志非常关注样板企业和企业诉求,注重发掘优秀企业的成功做法。为此,《中国物业管理》杂志连续多年开展“公司的力量”“时代的企业”专题活动,每年对30余家业内优秀企业进行专访,通过对企业的成长历程,企业领导人的性格、个人经历,企业市场拓展战略、拓展能力,人才制度,商业模式,未来规划等问题进行重点挖掘,介绍企业先进经验,为业界树立学习榜样。
搭建行业交流平台
为行业内企业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是《中国物业管理》杂志社在办刊之外开展的最重要工作之一。
自2002年以来,在中国物协的指导下,《中国物业管理》杂志每年都组织一次以协办单位为主、业内企业参与的协办年会暨年度论坛,至今已经有17届,并成为业内企业、特别是企业CEO交流学习的重要活动之一。
2014年,在中国物协的领导下,杂志社与业内部分产业园区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产业园区物业服务企业联盟”,并于当年在上海召开了首届论坛。之后,又相继成立了品质住宅、写字楼、医院、高校、养老、商业综合体等细分业态联盟,并每年召开相应的年度论坛。2016年,杂志社推荐各细分业态联盟企业加入中国物协标委会。在标委会的领导下,2017年至今,先后编制出版《物业管理指南》系列丛书和部分细分业态的服务团体标准。
2016年,由中国物协主办、《中国物业管理》杂志承办的首届物业管理产业博览会在广州召开,本次博览会共设置展位170个,参加展商104家,共有1.5万名专业观众参观了展览,博览会共计达成合作意向5031项。
2017年,由中国物协主办、《中国物业管理》杂志承办的首届国际物业管理产业博览会在深圳召开,本次博览会展览面积为2.25万平方米,参展单位共计143家,观展人数达3.8万人次,参展企业与客户达成合作意向9320余项。
2018年,第二届国际物业管理产业博览会在深圳举行,本届博览会展览面积1.5万平方米,参展单位120家,同期,还组织了1场主论坛和19场分论坛,观展人数超过4万人,博览会共计达成合作意向13800余项。
博览会是一个全新的行业平台,涉及智慧物业、品质服务、智慧安防、清洁、安保、建筑节能等方面的内容,除了物业服务企业外,还包括了产业链上下游的一些公司、供应商,是一个全行业的盛会。博览会的作用不仅向人们展示了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成就、优秀企业的发展成果,还能让参与单位和个人在对标的过程中学习榜样。
“随着行业的发展,人们会更加感受到博览会的价值所在。”赵富林说,杂志社要做的就是,在中国物协的领导下,继续办好博览会,为业内企业搭建相互沟通合作交易的平台,让更多企业分享技术红利,实现合作共赢。
聚焦热点:资本+社区增值
从1981年中国内地首家物业公司成立,到中国物业管理不断向法制化、规范化发展迈进的今天;从房地产开发行业的附属品,到与房地产行业并驾齐驱,物业管理行业历经了近40年的历程。作为行业的记录者,《中国物业管理》杂志记录下了行业发展的点点滴滴。
2014年,彩生活在香港上市。自此,资本赋予了行业更大的价值,让人们改变了对物业管理的传统看法。随着资本的进入,IT、物联网、金融等行业都将自己的目光转移到了物业管理行业,于是,今天物业管理服务的社区被普遍看好,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资本对于行业发展的影响广泛而巨大,正在极大地推动行业的进步。沈建忠会长在今年年初召开的会长工作会上提出,由《中国物业管理》杂志社牵头开展物业管理行业资本上市的调研,并召开一次专题论坛。为此,《中国物业管理》杂志推出了一系列“资本与物业管理”的选题,先后聚焦彩生活、中海物业、绿城物业、南都物业、雅生活、碧桂园等上市案例,刊发系列有影响力的报道文章。2018年5月,由中国物协主办,杂志社在杭州承办了首届“物业管理资本并购上市高峰论坛”,并推出了行业首份《中国物业管理资本并购上市调研报告》,受到业界的欢迎和好评。
近几年,物业公司普遍都在尝试社区增值业务。对此,《中国物业管理》杂志进行了深入报道,并通过大量选题和文章给物业服务企业借鉴和启发:多元化首先是一元化,如果要做一定要着力于一个点发力,要有打深井的精神;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增值服务,要根据自己的实力、人才、管理、技术手段、战略目标进行综合考量。
就资本和社区增值业务话题,在赵富林看来,在目前所有增值业务中,社区金融会成为未来很重要的一个领域。“物业公司每天服务于社区业主,出于利益、安全、依赖性等考量,社区是一个很好的金融服务市场。”
关注资源整合新课题
近年来,在现代服务业的引领下,物业管理行业逐步由劳工密集向集约化、自动化、智能化、互联化转变,从单一物业服务向多元化业务发展。赵富林认为,社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存在多需求、多导向的特性,未来在物业领域特别需要一个像马云这样的怪才、天才,把不可能的东西变为可能,将社区之中的资源整合起来。
中国物协会长沈建忠曾指出:“物业服务企业要善于发现、挖掘在物业管理行业中独特的商业价值,在做好基础服务的同时要有跨界的眼光。”而“怎样把资源整合变现让其产生更好的价值”,这应该是未来物业管理行业的企业家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中国物业管理》杂志需要聚焦的核心选题。
博览会尽管才组织了三届,但已经被业内人士称为物业管理行业最具权威、最具规模、最具影响力的盛会,这是行业优质资源整合的结果,更是物业管理产业化发展客观需求。对于博览会如何更好地整合资源,沈建忠会长曾指出,要继续发扬改革开放的精神,汇聚行业智慧和力量,举办更精彩的、更有价值的博览会,推动物业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王鹏副会长认为,博览会要举办更加丰富的展览展示和论坛对话,将物业服务企业、政府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公司、供应商串联起来,努力创建一个365天没有闭馆的交流平台。
在新媒体以及互联网技术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中国物业管理》杂志自身来说,也面临着如何整合资源更好发展的问题。就此,赵富林表示,杂志社要与时俱进,借助微信、短视频、小程序、APP等新媒体载体加强信息沟通,全面提升杂志社全媒体运营能力,以及服务行业、服务协会、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等综合能力,提升物业管理行业宣传工作整体水平,扩大行业的社会影响力,为物业管理的高质量发展作出媒介应有的贡献。
物业深度报道 | wuyeshendubaodao
合作及业务联系:yuanyi@17shihui.com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转载: 物业深度报道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本文观点不代表中国物业管理信息网立场,如侵犯版权,请联系删除。